对话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 作者:
- 来源:楚天都市报
- 发布时间:2009-05-11
【概要描述】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时间 5月4日 人物 姚景源 采写 记者周洁 唐宜贵 特约记者 周莹 通讯员马刚 姚景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国家经委副处长、商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商业行业分常务副会长,国内贸易部商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安徽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等。 对话背景 五一小长假,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到湖北调研,其间,受闻博智库邀请,做客“宜昌市民文化广场”,解析当前经济形势。 忙碌是记者对这位学者型官员的第一印象,好几次联系,他都在调研路上。真正见面交谈了,更多是睿智、幽默、亲和。谈到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他以切身的笑料作答:30年前,中国没有像现在这么多胖子,由于生活条件好了,各种疾病就跟着来了。“一次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说,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富贵病,是新陈代谢能力没有跟上。”姚景源听后笑问医生,“能不能说我们自身的代谢速度赶不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许几代人后,大家的肠胃消化更新比现在要强了,吃了就能及时消化,也就不会再堆积,这些富贵病也就没有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经姚总的“消化”,变得有了感情,有了体温,机趣而恰切。 中国经济处深度回调期 问:美国的次贷危机,诱发国际经济危机。随着东欧金融市场出现严重动荡,有学者认为世界会产生第二轮金融海啸,您怎么看待? 姚景源(以下称“姚”):世界经济总量54万3千亿美元,美国占有13万8千亿美元,占据近四分之一。而美国高度市场化的体制下,将次贷金融产品卖到全世界,它出现问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受影响在所难免。 虽然东欧货币严重贬值,资金抽逃厉害,但东欧的危机不足以引起第二轮金融海啸,一方面,东欧经济总量不足以和美国相比,影响力小;另外,东欧没有如美国这样众多的金融衍生品,也就是说没有次贷巨大隐患。 问:华尔街制造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作恶世界。前几天CCTV2《经济半小时》报道,许多金融衍生品套牢中国富人,大量财富归零,陷阱让人谈美国色变,都不敢跟它打交道了。 姚: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除了美国的金融危机诱发外,和中国经济自身原因有关。 在过去长时间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物资资源消耗,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包括分配等方面都积累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问题现在也正在释放,恰好碰上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而经济发展繁荣、萧条、衰退、复苏、高涨都是必然规律,中国从2003年到2007年,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改革开放30年这样的高速增长出现过两轮,而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来讲,中国经济也到了深度回调的时间周期。只有完整把握形成中国目前困难的原因,才能正确认识国家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诸多政策本意。 问:自省很重要。 姚: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中国生产的商品已经在世界各地都有身影,有的还占据当地市场的最大份额。我儿子是个篮球迷。一次我到美国访问时,他非要我从美国带个美国篮球回来。我转了多个商场、超市,发现那里的篮球都是产自中国,无奈之下,便在美国将篮球充足气后一路抱回国。到家后把球递给孩子时说,虽然球是中国制造,但这里面的气是在美国打的。对外开放,国际化潮流对于中国来说,不可阻挡。 就业是中国最大的压力 问: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温总理也多次讲“信心比黄金、货币更重要。”可我国当前的情况,如温总理在2009博鳌论坛所言: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继续下滑,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信心在哪里? 姚:温总理说坚定信心,必须建立在对经济全面完整科学分析把握上,观察任何国家宏观经济前景都要看四大指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上涨率、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经济增长方面,去年中国经济增长9%,美国1.4%,日本0.5%,欧元区1.2%,俄罗斯6.8%、印度7.8%,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横向比较我们还是最好的。前30年中国经济增长年平均9.8%,去年在如此大的国际经济危机环境下保持9%速度,说明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 就业方面,中国的压力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大的。2004年,16岁到65岁劳动年龄人口9.09亿,比美、日、英、德、法、意、加拿大等7大发达国家总数多3个亿,这是基本国情,但去年新增就业岗位1100多万实属不易,随着农民工人数增加,这种就业压力更大更艰巨。 问:物价上涨过快一度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最突出矛盾之一。物价上涨,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噤若寒蝉。大家都在担心,“通胀”离我们有多远? 姚:物价方面,本轮(这两年)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很正常。原因是这两年物价上涨中,肉、禽、蛋、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占据83.3%,这种结构性上涨,站在农民角度讲是好事,它有利于农民增收实现。这期间销售流通领域(商贩)因为经济规律制约,初期暴利已经不存在,农民增收相对实在。 去年上半年物价保持6%-8%增长,下半年增长开始迅速下降,到今年1月份1%,3月份则是-1.2%,如持续下降,投资者不投资,消费者不消费,不利于经济增长,那么防止通货紧缩就将成为后期关注的重点。 问:那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怎样? 姚:众所周知,贸易顺差过大,有增加流动性过剩的可能,虽然近些年我国贸易顺差在增长,但去年我国外贸顺差净增额是328亿美元,而前年则是840多亿美元,尽管仍然是顺差,但增幅在减小,相对平稳。综上,中国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没有问题,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在情理之中。 出口拉经济降低幸福感 问:国家富裕,有目共睹。可也有人说,为什么GDP增长这么快,可自身却对繁荣没很大感受? 姚: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的活力,有目共睹。现在,大街上姑娘们如穿着同一件衣服碰到一起,就会彼此尴尬,这叫“撞衫”,因为大家都不想和别人一样,都希望自己独一无二。在改革开放前,我们买衣服都要凭票,而那些衣服,从颜色到款式基本是一样的,那时候“全国人民大撞衫”也都没觉得有什么。随着市场活跃,产品丰富,如今“撞衫”的概率绝对小于“撞车”.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更多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增加的并不多,因此,百姓对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感触相对不敏感。 问:现在各地都出台政策,比如送消费券,刺激消费,您怎么评价? 姚:目前来看,效果都非常明显,小排量汽车、摩托车等产品补贴,农村家电等补贴,真正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得到巧妙的执行。 问:当下有个热词叫“抄底”.围绕大家都在谈的“居不易”,房价的“底”在哪里? 姚:房地产市场是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带动许多相关行业发展。目前而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要把着眼点放在量的变化上,量大了经济自然活跃,若没有量,再高的价都是白搭。房地产企业应主动调整价位,而不要和消费者处于对峙状态,这样不仅对自己不利,对经济发展也不利。至于何处是底,那要针对不同地方,这由买卖双方共同来认定合理的点,这点市场会来调节。 问:有了2003年SARS的袭击,近来,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让全世界神经紧张,这会不会让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姚:在经历SARS之后,中国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有着很多的经验,当前政府各项举措都很到位,相信不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鉴于目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对于墨西哥以及世界经济将是雪上加霜。 新“四化”是信心发动机 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预测,世界经济可望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转机。您的判断? 姚:美国经济没有好的迹象,欧洲日本也还很糟糕,世界经济2009年底难以出现反弹格局。 中国要摆脱国际经济的绑架,就要在保增长扩内需方面多下功夫,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应重投资和扩大内需,而不是过多寄希望于出口。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很多先天的条件存在,引用温总理的话,那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做支撑,这也是我们信心的保证。 问:和发达国家比,我国这“四化”发展还不足,能提供那么强的动力吗? 姚:工业对经济贡献力量太大,60年前,我国钢产量年产量15万吨,去年6月份达到154万吨,汽车产量1992年100万辆,去年930万辆,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增长的中期,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这将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强劲动力。 国际化是趋势,不用多讲;市场化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符合中国需求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环境,农村小姑娘不出家门,人生轨迹很简单,到20多岁结婚,然后生儿养猪,考虑给儿子娶媳妇,了却一生。可一到城里后,你会发现,她们开始化妆,这说明在接触城市的文明后,开始热爱生活,追求美,文明素质都在变化,包括她要嫁的人以及对未来生活就有了很多想法,对孩子有了更多期望,这和她过去有了天壤之别。 问:这就是城市化带来的巨变。 姚:是的。城市化能吸纳更多的农民来到城市。农村城镇化使得人均占有耕地增加,农民人均产值也得以提高,财富也会增加,也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载体。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世界(含非洲)则是49%,我们只有44.9%,中国城市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在重庆调研时发现,有5%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城里安家买房子,在中国这个比例要到50%就更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整体走向文明富强,就有更大希望。
对话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概要描述】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时间 5月4日 人物 姚景源 采写 记者周洁 唐宜贵 特约记者 周莹 通讯员马刚
姚景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国家经委副处长、商业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商业行业分常务副会长,国内贸易部商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安徽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等。
对话背景
五一小长假,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到湖北调研,其间,受闻博智库邀请,做客“宜昌市民文化广场”,解析当前经济形势。
忙碌是记者对这位学者型官员的第一印象,好几次联系,他都在调研路上。真正见面交谈了,更多是睿智、幽默、亲和。谈到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他以切身的笑料作答:30年前,中国没有像现在这么多胖子,由于生活条件好了,各种疾病就跟着来了。“一次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说,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富贵病,是新陈代谢能力没有跟上。”姚景源听后笑问医生,“能不能说我们自身的代谢速度赶不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许几代人后,大家的肠胃消化更新比现在要强了,吃了就能及时消化,也就不会再堆积,这些富贵病也就没有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经姚总的“消化”,变得有了感情,有了体温,机趣而恰切。
中国经济处深度回调期
问:美国的次贷危机,诱发国际经济危机。随着东欧金融市场出现严重动荡,有学者认为世界会产生第二轮金融海啸,您怎么看待?
姚景源(以下称“姚”):世界经济总量54万3千亿美元,美国占有13万8千亿美元,占据近四分之一。而美国高度市场化的体制下,将次贷金融产品卖到全世界,它出现问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经济体受影响在所难免。
虽然东欧货币严重贬值,资金抽逃厉害,但东欧的危机不足以引起第二轮金融海啸,一方面,东欧经济总量不足以和美国相比,影响力小;另外,东欧没有如美国这样众多的金融衍生品,也就是说没有次贷巨大隐患。
问:华尔街制造大量的金融衍生品作恶世界。前几天CCTV2《经济半小时》报道,许多金融衍生品套牢中国富人,大量财富归零,陷阱让人谈美国色变,都不敢跟它打交道了。
姚: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除了美国的金融危机诱发外,和中国经济自身原因有关。
在过去长时间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物资资源消耗,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包括分配等方面都积累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问题现在也正在释放,恰好碰上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而经济发展繁荣、萧条、衰退、复苏、高涨都是必然规律,中国从2003年到2007年,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改革开放30年这样的高速增长出现过两轮,而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来讲,中国经济也到了深度回调的时间周期。只有完整把握形成中国目前困难的原因,才能正确认识国家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诸多政策本意。
问:自省很重要。
姚: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中国生产的商品已经在世界各地都有身影,有的还占据当地市场的最大份额。我儿子是个篮球迷。一次我到美国访问时,他非要我从美国带个美国篮球回来。我转了多个商场、超市,发现那里的篮球都是产自中国,无奈之下,便在美国将篮球充足气后一路抱回国。到家后把球递给孩子时说,虽然球是中国制造,但这里面的气是在美国打的。对外开放,国际化潮流对于中国来说,不可阻挡。
就业是中国最大的压力
问: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温总理也多次讲“信心比黄金、货币更重要。”可我国当前的情况,如温总理在2009博鳌论坛所言: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继续下滑,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信心在哪里?
姚:温总理说坚定信心,必须建立在对经济全面完整科学分析把握上,观察任何国家宏观经济前景都要看四大指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上涨率、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经济增长方面,去年中国经济增长9%,美国1.4%,日本0.5%,欧元区1.2%,俄罗斯6.8%、印度7.8%,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横向比较我们还是最好的。前30年中国经济增长年平均9.8%,去年在如此大的国际经济危机环境下保持9%速度,说明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
就业方面,中国的压力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大的。2004年,16岁到65岁劳动年龄人口9.09亿,比美、日、英、德、法、意、加拿大等7大发达国家总数多3个亿,这是基本国情,但去年新增就业岗位1100多万实属不易,随着农民工人数增加,这种就业压力更大更艰巨。
问:物价上涨过快一度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最突出矛盾之一。物价上涨,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噤若寒蝉。大家都在担心,“通胀”离我们有多远?
姚:物价方面,本轮(这两年)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很正常。原因是这两年物价上涨中,肉、禽、蛋、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占据83.3%,这种结构性上涨,站在农民角度讲是好事,它有利于农民增收实现。这期间销售流通领域(商贩)因为经济规律制约,初期暴利已经不存在,农民增收相对实在。
去年上半年物价保持6%-8%增长,下半年增长开始迅速下降,到今年1月份1%,3月份则是-1.2%,如持续下降,投资者不投资,消费者不消费,不利于经济增长,那么防止通货紧缩就将成为后期关注的重点。
问:那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怎样?
姚:众所周知,贸易顺差过大,有增加流动性过剩的可能,虽然近些年我国贸易顺差在增长,但去年我国外贸顺差净增额是328亿美元,而前年则是840多亿美元,尽管仍然是顺差,但增幅在减小,相对平稳。综上,中国基本面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没有问题,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在情理之中。
出口拉经济降低幸福感
问:国家富裕,有目共睹。可也有人说,为什么GDP增长这么快,可自身却对繁荣没很大感受?
姚: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的活力,有目共睹。现在,大街上姑娘们如穿着同一件衣服碰到一起,就会彼此尴尬,这叫“撞衫”,因为大家都不想和别人一样,都希望自己独一无二。在改革开放前,我们买衣服都要凭票,而那些衣服,从颜色到款式基本是一样的,那时候“全国人民大撞衫”也都没觉得有什么。随着市场活跃,产品丰富,如今“撞衫”的概率绝对小于“撞车”.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更多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增加的并不多,因此,百姓对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感触相对不敏感。
问:现在各地都出台政策,比如送消费券,刺激消费,您怎么评价?
姚:目前来看,效果都非常明显,小排量汽车、摩托车等产品补贴,农村家电等补贴,真正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得到巧妙的执行。
问:当下有个热词叫“抄底”.围绕大家都在谈的“居不易”,房价的“底”在哪里?
姚:房地产市场是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带动许多相关行业发展。目前而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要把着眼点放在量的变化上,量大了经济自然活跃,若没有量,再高的价都是白搭。房地产企业应主动调整价位,而不要和消费者处于对峙状态,这样不仅对自己不利,对经济发展也不利。至于何处是底,那要针对不同地方,这由买卖双方共同来认定合理的点,这点市场会来调节。
问:有了2003年SARS的袭击,近来,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让全世界神经紧张,这会不会让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姚:在经历SARS之后,中国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有着很多的经验,当前政府各项举措都很到位,相信不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鉴于目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对于墨西哥以及世界经济将是雪上加霜。
新“四化”是信心发动机
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预测,世界经济可望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转机。您的判断?
姚:美国经济没有好的迹象,欧洲日本也还很糟糕,世界经济2009年底难以出现反弹格局。
中国要摆脱国际经济的绑架,就要在保增长扩内需方面多下功夫,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应重投资和扩大内需,而不是过多寄希望于出口。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很多先天的条件存在,引用温总理的话,那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做支撑,这也是我们信心的保证。
问:和发达国家比,我国这“四化”发展还不足,能提供那么强的动力吗?
姚:工业对经济贡献力量太大,60年前,我国钢产量年产量15万吨,去年6月份达到154万吨,汽车产量1992年100万辆,去年930万辆,中国目前处在工业化增长的中期,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这将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强劲动力。
国际化是趋势,不用多讲;市场化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符合中国需求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环境,农村小姑娘不出家门,人生轨迹很简单,到20多岁结婚,然后生儿养猪,考虑给儿子娶媳妇,了却一生。可一到城里后,你会发现,她们开始化妆,这说明在接触城市的文明后,开始热爱生活,追求美,文明素质都在变化,包括她要嫁的人以及对未来生活就有了很多想法,对孩子有了更多期望,这和她过去有了天壤之别。
问:这就是城市化带来的巨变。
姚:是的。城市化能吸纳更多的农民来到城市。农村城镇化使得人均占有耕地增加,农民人均产值也得以提高,财富也会增加,也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载体。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世界(含非洲)则是49%,我们只有44.9%,中国城市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在重庆调研时发现,有5%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城里安家买房子,在中国这个比例要到50%就更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整体走向文明富强,就有更大希望。
- 分类:机构新闻
- 作者:
- 来源:楚天都市报
- 发布时间:2009-05-11 18:21
- 访问量: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我们
电话:18971336696(微信同号)
座机:027-87876566
地址: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区
QQ:245449738
E-Mail: support@wenbothinktank.com